常见的几种苗木生长习性误区
掌握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是进行正确养护的前提。
一、不耐湿不等于不喜欢水
掌握园林苗木的生长习性是对苗木进行正确养护的前提。要想养护工作做得好,做的事半功倍,苗木的生长习性必须要透彻掌握。比如浇水。有些树木字面上会标注怕淹、不耐湿,比如紫荆等。紫荆等树木在栽培中不可以过量浇水,树穴内不能有积水,这是紫荆等怕淹树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但是对紫荆等树种来说,怕淹、不耐湿并不等于它们不喜欢水,有些苗农一听到淹、不耐湿等字眼时,就觉得这些树怕水,索性就少浇水,实际上这些树种缺水一样长不好。
因此这些树种在养护时,要加强水肥管理,遵循浇水适量原则,降水天气及时排出积水即可。
和这一特点相对的就是耐旱的树木不等于喜欢干旱。
一些苗木因为比较耐旱,所以在养护过程中,有些苗农会不自觉的减少它们的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这就会导致这些苗木生长不良或者缺水死亡。耐旱的苗木并不是指喜欢干旱,很多耐旱的苗木必须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良好生长,特别是夏季,如果浇水不及时,苗木很容易蔫萎甚或死亡。
二、不耐剪不等于不用修剪
修剪是保持苗木外形美观,去除徒长枝,病弱枝等必要手段,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苗农会认为一些苗木伤口愈合能力不强或者萌蘖能力不强,就自动去除了修剪这个步骤,其实不耐剪和不修剪完全是两码事。对于那些伤口愈合能力不强的苗木,后期可佐以充足的水肥,那么苗木的伤口很快就能愈合长出新枝了特别是对一些新栽植的大规格苗木,适当采取修剪、疏枝等措施,这是保证其成活的重要措施。
三、耐瘠薄并不等于不需要肥料
有些树木因为原先的生长环境恶劣,虽然被种植到城市或者乡镇,但是耐瘠薄的特性却一直保持下来。有些苗农会觉得这些树种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活,所以就会减少它们的肥料量,甚至说不给它们施肥,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比如国槐、合欢等树种,它们虽然也耐瘠薄,但是有了肥料的加持,长势会更好,树形也会更美观。
适当的肥料是苗木生长更好的催化剂,因此不能忽视肥料在耐瘠薄苗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四、 耐阴不等于讨厌阳光
现在城市因为高楼林立,所以会出现一些常年见不到阳光的地方,因为缺少阳光照射,所以这些地方需要种植耐阴树种,比如金银木、珍珠梅等。这些植物只是能在阳光稀少的地方生长,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就不喜欢阳光,这些树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栽种,照样可以正常生长,很多耐阴苗木在阳光下甚至比遮阴处长得更好。因此不要刻意给耐阴树种遮阴,保持正常生长环境就好。
泸州旦岚苗木专业合作社注册在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在天兴镇有苗圃 300 余亩,基地地处四川盆地内,气候适宜、交通十分便利,距蓉遵高速的泸县西收费站3公里,在泸县西至泸县的快速通道右侧,合作社注册资金壹仟万元。主要向全国提供单杆蓝花楹(米径10厘米以上),低分枝蓝花楹(地径25厘米以上),丛生蓝花楹(3杆以上,最小杆米径10厘米以上,最大杆与最小杆米径相差5厘米以内),有大量香樟、栾树、桂花、广玉兰、日本红枫、红叶李、红千层等乔木苗,有大量红叶石楠球、海桐球、金叶女贞球等灌木苗,为城乡绿化林业建设可年提供大量优质苗木,能有力地推进城乡绿化、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进程,可发挥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们以服务和发展为理念,综合服务当地苗木产业发展为宗旨,统一组织苗木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规模;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促进合作社苗木业的经营发展,强化合作社“整合”功能,提高合作社运作能力;通过加强开展科普宣传培训,苗木种植技术的推广、苗木动态信息的服务、组织苗农进行较高品质苗木的种植和供应,努力提高社员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以高质量,高成活率,高速度组织,完善的售后服务,一定能够实现与广大客户朋友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