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的生长习性及栽培要点
蓝花楹,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雪。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一般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良好。蓝花楹(6~8年生)大树移栽,若带大土坨,根系及枝条损伤不大;枝条已经花芽分化;则当年夏、秋季可以开花。移栽后夏季高温期,注意遮荫防护,以利于苗木成活。
每年的3—4月份,这时候气温回升,光照加强,蓝花楹慢慢发出嫩芽,并迅速长根,移栽的成活率非常高。每年的10-11月也适合移栽,但移栽后就进入冬季,气温开始慢慢降低,选择这个时机移栽的蓝花楹小苗,可以选择一年以上树龄的小苗,且要做好充分的御寒准备,以免天气突然变化,导致冻害发生。移栽时,先要撕去营养袋,移栽当天浇足水。
如果移栽40—2000px小苗,株行距为1米,这样每亩大概能栽660株。距离留1米有几个好处:一是充分的利用了土地资源,不浪费;二是当小苗长到2米左右高,就可以考虑将其中间移走一棵蓝花楹,移栽的蓝花楹可以卖掉,这样资金可以及时回笼;如果有土地,也可以再次移栽,因为移栽后的蓝花楹称为熟货,根部更发达,再次移栽的成活率高,买家都喜欢熟货就是这个原因。
技术特征:
1.一种蓝花楹的移栽方法,所述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木选择:选择胸径15公分以上,树龄8年以上,树形完整,无病虫害的蓝花楹苗木;
(2)断根处理:移栽前1~3年,进行断根处理,将距离苗木树干50~100cm处的根系截断,保留2/3以上的吸收根,截断后的根系部分为苗木胸径的6~8倍;
(3)枝叶修剪:移栽前,剪去苗木全冠的无效枝叶,保留树冠顶部的嫩枝细叶;移栽后对因机械损伤的枝叶再次修剪,保留新枝嫩叶;
(4)包扎土球:挖出后的苗木用草绳从树干与土球交叉点沿着树干紧密缠绕,直至分支处收紧;草绳捆包的厚度≥土球直径的1/2,包好后用草绳和夹板捆紧固定;
(5)起吊运输:应在起吊前1~4日进行浇水,在包扎好苗木树干上捆扎草绳或保湿垫,装车运输;
(6)移栽定植:移栽前标记好苗木朝阳的一面,移栽后阳面角度偏差不超过10°,移栽时种植穴应比土球直径大30~50cm,种植穴底施基肥并铺设细土垫层,在种植穴内将苗木立正栽好,填土至穴顶;
(7)栽后管理:移栽定植后的苗木先使用消毒剂浇透消毒;每隔3~5天根部浇透水一次;向树冠叶面喷洒叶面肥1~3次;移栽6~8月后进行根部施肥,至10月后停止施肥,完成移栽。
泸州旦岚苗木专业合作社注册在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在天兴镇有苗圃 300 余亩,基地地处四川盆地内,气候适宜、交通十分便利,距蓉遵高速的泸县西收费站3公里,在泸县西至泸县的快速通道右侧,合作社注册资金壹仟万元。主要向全国提供单杆蓝花楹(米径10厘米以上),低分枝蓝花楹(地径25厘米以上),丛生蓝花楹(3杆以上,最小杆米径10厘米以上,最大杆与最小杆米径相差5厘米以内),有大量香樟、栾树、桂花、广玉兰、日本红枫、红叶李、红千层等乔木苗,有大量红叶石楠球、海桐球、金叶女贞球等灌木苗,为城乡绿化林业建设可年提供大量优质苗木,能有力地推进城乡绿化、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进程,可发挥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们以服务和发展为理念,综合服务当地苗木产业发展为宗旨,统一组织苗木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规模;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促进合作社苗木业的经营发展,强化合作社“整合”功能,提高合作社运作能力;通过加强开展科普宣传培训,苗木种植技术的推广、苗木动态信息的服务、组织苗农进行较高品质苗木的种植和供应,努力提高社员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以高质量,高成活率,高速度组织,完善的售后服务,一定能够实现与广大客户朋友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