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高温下苗木养护关键策略
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即将开启,对于苗木来说,好坏参半。
极端高温的情况容易导致苗木新陈代谢失调,蒸腾作用加快,加剧水分的丧失从而破坏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使苗木失水萎蔫。同时,高温对苗木呼吸的促进作用大大强于对光合的促进作用,因此随温度的升高,苗木的呼吸消耗明显增加,光合作用净积累的同化产物降低,苗木的生长速度会明显下降。
夏季既是苗木的生长旺季,也是病虫害高发的季节,多加养护即为良策,也就是所说的“春栽夏养秋收”,想要有秋季的收货,夏季养护就不可或缺。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土壤易缺水。苗木受旱时,要及时引水灌溉或人工浇水,湿透苗床,以保持土壤湿润。对于一般树种,圃地土壤要注意保持湿润状态,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和降雨的多少,确定适应的灌水量。
本着循序渐进、先少后多的原则,先浇小水,然后再浇透水,逐渐让土壤恢复正常结构,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微喷或滴灌,这样浇水不仅浇得透,而且利于植物吸收。坚持“见干见湿”的原则,苗木生长后期,除天气特别干旱外,一般不灌水或少灌水。
同时,炎热的天气应在早上十时以前或黄昏五时以后浇水,最忌中午前后浇水。因为中午时土壤温度高,与水温的温差大,此时浇水会使土壤温度骤然降低,花木根系受低温刺激,从而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
不同的苗木种类浇水要有所区别:
1、花灌木类,需要大量水;乔木类,所需的水量较少于花灌木类。
2、生长迅速的苗木,需要充足供水;新种植的苗木也要充足浇水,须连续浇灌至少2-3次。
3、临近出圃的苗木应少浇水或者不浇水。
4、保水力差的沙质土壤要多浇水;盐碱地要用明水漫灌。
浇灌后要注意保持土壤墒情,可采取中耕保墒、穴盘覆盖等措施,以减少水分蒸发。为了使水分更好、更快地渗透到深层土壤,浇水前还应对树穴进行松土,为提高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也可对较小的树穴进行扩穴处理,增加受水量。
泸州旦岚苗木专业合作社注册在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在天兴镇有苗圃 300 余亩,基地地处四川盆地内,气候适宜、交通十分便利,距蓉遵高速的泸县西收费站3公里,在泸县西至泸县的快速通道右侧,合作社注册资金壹仟万元。主要向全国提供单杆蓝花楹(米径10厘米以上),低分枝蓝花楹(地径25厘米以上),丛生蓝花楹(3杆以上,最小杆米径10厘米以上,最大杆与最小杆米径相差5厘米以内),有大量香樟、栾树、桂花、广玉兰、日本红枫、红叶李、红千层等乔木苗,有大量红叶石楠球、海桐球、金叶女贞球等灌木苗,为城乡绿化林业建设可年提供大量优质苗木,能有力地推进城乡绿化、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进程,可发挥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们以服务和发展为理念,综合服务当地苗木产业发展为宗旨,统一组织苗木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规模;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促进合作社苗木业的经营发展,强化合作社“整合”功能,提高合作社运作能力;通过加强开展科普宣传培训,苗木种植技术的推广、苗木动态信息的服务、组织苗农进行较高品质苗木的种植和供应,努力提高社员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以高质量,高成活率,高速度组织,完善的售后服务,一定能够实现与广大客户朋友的互利共赢!